当前位置:

毛主席和新邵籍人士的交往简述

作者:●张步瑜● 编辑:xieyingchun 2016-09-09 17:26:51
—分享—

副标题:——缅怀毛主席逝世40周年

          今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0周年纪念日,他虽然离开我们40年了,但他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依然活在中国人民心中,是永远不落的红太阳,《东方红》依然是响彻全球的最强音,毛泽东思想依然是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几年来,我在收集整理相关史料时,发现毛主席与新邵籍人士的交往竟有八人,他们是毛主席的校长张干、历史老师刘策成,一师同学钟壮湘、谢华、李柏荣,陪毛主席进行农民运动考察的陈新宪,与毛主席曾有三年多交往的原湖南《大公报》总编辑李抱一,平民教育家周方,尽管他们都已先后辞世,但他们与毛主席的交往一直在新邵人民中传为美谈,值毛主席逝世40周年之际,笔者整理此文以资缅怀。

  毛主席的校长张干(1884—1967),今新邵县坪上镇黄土墈村人。毛主席曾因带头“赶走反动校长张干”而受到记大过处分。但毛主席不计前嫌,解放后多方打听张干的情况,并给予热情的照顾,张干在日记中写道:“毛主席优待我们,可谓极矣。我们对革命无所贡献,而受优待,心甚惭愧!”毛主席对一个曾经“跟自己作个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人如此体贴入微关心,这种豁达无垠的胸怀和率先垂范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面尊师重教、广泛团结群众、凝聚群智群力的光辉旗帜。

  历史老师刘策成(1883——1957),新邵县寸石镇田心垅村人。师生情谊重,毛主席曾教刘策成如何当县长,他不负学生的殷切期望,群众称之为“刘青天”。位居湖南警察厅长时,千方百计保护毛泽东,使其脱离赵恒惕的拘捕。解放后,毛主席对刘策成礼遇有加,老师关爱学生,学生敬重老师,这段历经几十年风雨的师生浓情厚谊成为一段佳话。

  毛主席在一师读书时,今新邵坪上镇的钟壮湘、谢华、潭溪镇的李柏荣是他的同学,尽管各自一方,而同窗之情重。建国伊始,地方征粮过火,身在基层的钟壮湘、谢华等同学于1949年12月12日写信向老同学直言,毛主席于1950年4月19日回复“深为感谢”、“ 所述征粮工作中的缺陷 ,三月政务院指示已有所纠正”。老同学就业、居家有困难时,毛主席又设法予以解决。卧病在床的钟壮湘感激地说:“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啊!润之学长,你真是个伟人啊!”

  生活极为窘迫的李柏荣,1952年,向程星龄求助,并给毛泽东写信。此后,由湖南省民政厅每月寄三十元生活费。但他每月只用十二元,剩下十八元按月寄回民政厅,言每月只需十二元,多余者若用之,则为“不义之财”。

  陈新宪(1907——1999),今新邵太芝庙乡庙边村人。大革命时期,曾与毛泽东有过多次交往,被毛主席称为“猛子”。1927年1月4日至2月6日,陪同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考察衡山等五县的农民运动,并帮助整理考察资料,做到日同行,夜同宿,餐同桌,闲同乐,谈笑风生,诙谐成趣。考察之暇,还和陈新宪下象棋,并约法三章:摸子为定,不准悔,将军定局。给年仅二十的陈新宪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受到了很深的教育。1971年8月,毛主席南巡到长沙,有人问毛主席当年农运考察的路线和情况。毛主席说:“有个宝庆姓陈的,叫陈新宪的还在吗?”有人告诉他:“陈新宪现在邵阳工作”。毛主席说:“好,那你们去找他好了,他清楚。”

  周方(1892——1979),新邵迎光乡人,著名的平民教育家。1917年,周方为办平民教育租住溁湾镇“沩痴寄庐”,蔡和森与母、姐亦佃居于此,情同一家达三年之久。这里成了蔡和森与毛泽东、张昆弟、罗学瓒等有志之士聚会之所,周方得以认识毛泽东,并与毛泽东等在长沙合股开办文化书社和长沙织布厂,两人交往甚多。

  李抱一(1887——1936),新邵坪上镇人,任长沙《大公报》总编辑时,经湘潭籍同事龙兼公(1888——1951)介绍认识毛泽东,相识相交三年多,毛泽东常向《大公报》投稿,后又聘任为馆外撰述员,还请他协助龙兼公主办过一阵“专栏”。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发表了《“社会万恶”与赵女士》、《为湖南自治敬告长沙三十万市民》等30多篇文章。报社按照毛泽东“傍着活事件说理”的思想,抓住新娘赵五贞因反对包办婚姻在花轿里自杀的事件,一连发了35篇文章,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和批判,李抱一是支持和参与者。

作者:●张步瑜●

编辑:xieyingchun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