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苦熬变苦干,真心得民心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杨能广 编辑:xieyingchun 2018-08-07 15:08:14
—分享—

  新邵新闻网8月7日讯(通讯员 杨能广)8月6日一大早,我县太芝庙镇人大主席兼潭甘村支部书记唐慧忠就来到最近整修好的一口骨干山塘边。已经连续干旱多日,山塘蓄水很不理想,这几天好不容易降了雨,他于是迫不及待地去察看山塘蓄水情况。

  “今年全村人畜饮水安全,全指望它了。这口塘装的是救命水,可珍贵呢!”唐慧忠说。

  唐慧忠身高一米七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人”。自今年初来潭甘村兼任村支部书记以来,他扑下身子,走访调研,把准脉搏,为村里开出了“修路、整塘、架水、改电”的“药方”,更以扶贫实干精神强、工作办法点子多,成为村民心目中的“高人”。他激发了村民从“苦熬” 变“苦干”的斗志,是村民非常拥戴的脱贫致富引路人。

  潭甘村现有村民97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92人。该村毗邻邵东,距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是太芝庙镇最偏远的村。这里海拔有600多米,石漠化严重,土壤不蓄水,常年刮大风,既长不出树木,又种不出庄稼,是全市少有的干旱死角村。虽处高山,既没有青山,也没有好水,是典型的“干死蛤蟆、饿死老鼠”的穷山村。至今,村里还有三十岁以上没有成家的光棍汉20多人。

  担任村书记以后,唐慧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民家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愿望和诉求。通过走访调查,唐慧忠认为制约潭甘村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缺水,村民最盼望的事情也是喝到干净的自来水。在和村主任刘付辉一班人商量后,他决定把建好安全饮水工程作为首要的民心工作来抓。

  在县安全饮水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潭甘村村支两委计划投资130余万元,为全村人口集中的四个院落各选好一个取水点,修建一个蓄水池。目前,蓄水池已全部建好,供水管道已铺好70%,预计今年9月实现供水,到时候全体村民可喝到干净的自来水。为保障粮食生产,潭甘村投资30多万元,整修两口骨干山塘。目前一口已整修完毕,可解决200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潭甘村距风高小学有2.5公里,以前没有公路,该村的小孩上学只能走一条蜿蜒的山路。这里灌木茂密,地势陡峭,时有野猪出没,家长不放心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上学,于是有条件的就将小孩转到就近的邵东廉桥就学,没条件的就常年由爷爷奶奶负责接送。老人们在这样的山道上风里来雨里去,其艰辛可以想象。为给孩子上学建好“希望路”,给村里建好“经济路”,潭甘村争取交通部门的支持,计划投资150余万元,修通至风高的村道。目前,已拉通1.6公里毛路,整个工程在顺利推进中。由于为村里办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村民看在眼里、感在心头,对村里的工作,由以往的抵触变为积极支持和参与。潭甘村今年计划改造危房户共26户,因种种原因,起初危房改造的推进非常困难,唐慧忠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没日没夜一户一户做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和矛盾,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来。目前全村26户危改户已全部动工,其中90%已经竣工。

  影响潭甘村村民生活的还有电压不足。一到中午,大家的饭就煮不熟,去年大年三十晚上8点,村民正准备看春晚的时候,由于电力超负荷,结果突然停电。村里搞工程项目,只能一个工地用电,要是有两个工地同时施工,就会因负载过重导致断电。为增加电容,唐慧忠多次与供电部门沟通,目前潭甘村农网改造工程已经立项,即将改造,村民将彻底结束用电难的历史。同时,该村得到电信部门支持,正接入光纤,高山上的村民也将进一步融入信息时代。村里投资60多万元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也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10月份将投入使用。

  潭甘村村支两委办成了一件件实事,得到了村民的由衷赞誉和积极配合。工程建设要占用田土,甚至要拆除房屋,但没有一户提出补偿要求。为修村道,三组村民谢祖利家的山林和土地被占了8亩多,他却说:“修路是造福子孙的大好事,我不要任何补偿。”为修安全饮水工程,村民主动提出自筹资金,来弥补提高工程质量的亏空。危房改造户刘付田家位置偏僻,不通公路,为方便建房的材料运输,村里专门修了一条200米长的毛路。村干部带头腾地,其他村民也无条件支持,老党员彭志坚甚至不计损失提前将没长成的药材挖了。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如今的潭甘村,村容村貌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变了,村支两委的工作作风变了,在上级和村民中的印象也变了。今年6月,该村支部被评为全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杨能广

编辑:xieyingchun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