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瀚潞
“战疫”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也是一次科研与时间的赛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来自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的一群科研工作者也在冲锋陷阵,为科学防疫工作提供支持。
疫情之下如何保障药品供应,他们出谋划策
△论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药学应急保障难点与应对》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防控关键时期,如何实现药品的应急保障、支撑临床治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科研人员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等药学团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2月10日,他们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上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药学应急保障难点与应对》,在全国率先针对药学应急保障难点提出系统的应对框架,为疫情防控时规范药学应急保障提供重要参考。
简化新冠病毒检测,他们正在紧急突破
△谭蔚泓院士(正中)指导科学实验。
如何用更简易的方式进行新冠肺炎检测?当前,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正带领团队主持研发“家庭简易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检测技术与试剂盒”。这款试剂盒基于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开发,目前正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等医院进行临床检测,有望实现足不出户的病毒定性检测。
病毒检测技术不足,他们正快速攻关
(资料图片)
针对本次疫情现有检测技术的不足,中南大学众多医学研究团队进行攻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2019-nCoV(荧光PCR法),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开发能进行现场检测的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在分子探针技术、微流控技术方面联合相关企业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快检新方法和试剂盒的研发。
医护机器人上岗,他们进行最后调试
△面向重大疫情应急防控与救护智能机器人(图片来源:湖南省教育厅)
连日来,湖南大学王耀南院士团队都在进行医疗救护机器人的研制开发,目前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他们所研制的双臂协作辅助诊疗机器人、智能消毒与巡检机器人、配药检测机器人等机器人,将能辅助或代替医护人员进行巡检、消毒、测温、诊疗等工作,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职业暴露风险。
解压舒心,他们筑牢心理防线
△科普读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众防护与心理疏导》
自1月底起,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的科研人员开始筑造战“疫”心理防线。他们通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研》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呼吸道症状及睡眠质量调查》,分析疫情形式下人们的心理需求,编辑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众防护与心理疏导》。他们通过科普读物、网络问诊等方式为不同人群解压舒心,树立战“疫”信心。
抑制高速列车内病毒传播,他们提出防控措施
(资料图片)
疫情防控战中,高速列车等密闭的空间是一个防控难点。如何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在密闭车厢里的传播?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迅速启动研究,以空气动力学技术为基础进行计算,得出了“高速列车车厢内疫情紧急防控措施”,并提交给中铁集团。
买口罩药品太奔波,他们开发小程序助力
△微信小程序“急物帮”界面
疫情期间,购买口罩和消毒剂是一项“硬”需求。可是该去哪购买呢?向朋友打听?还是一家家药店寻找?为了让市民不用东奔西跑找口罩,来自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数据智能与服务协同实验室的师生,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师生,29人的小团队在10天里争分夺秒进行微信小程序“急物帮”的开发。目前,这款小程序已上线,买卖双方可在小程序共享物资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来源:新湖南
编辑:谢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