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像一缕清风,让我从中搜寻到了有关秋的消息。
其时,秋意正阑珊。蜗居于海滨鹏城的我,在芙蓉老师圈中一句“砺笔深圳”四字的感召下,答应其邀约。于是乎,慧忠等数位文朋诸君尽在受邀之列。君皆来自楚湘,都表示欣然前往。即日起,我临水而居,端坐于彭年企业家度假村一隅,静静等待诸君的到来。
此次砺笔,不仅于我,对所有新邵籍在深楚湘儿郎,深圳砺笔皆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时刻,也是一次湘粤两地作家交流学习取经的文学创作盛会。没有人知道来自楚湘的骚人墨客们,会以怎样的姿态走进深圳,会以怎样的容颜亲近自己。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最高意境,其实也只是作为你问我答的礼节用语。为了诸君的到来,我备下海天一色,预定水都假庄,每日在环山抱水的背景里隔海相望,目光穿越粤东大鹏半岛,顺着湘江逆流,最后在一个叫资江码头的地方定住。此时年已入深秋,湘中的细雨夹着蒙蒙雾蔼,缠绕在季节的末端,不愿停歇。我看到昏黄的桔灯下,克寒君一笔一划在书写着“圳”字,然后依次向诸君下发,以一路南行为群,带领诸君向南迈进。虽已末秋,深圳的天空却似温暖三月,在木棉花开温馨的画图里,楚湘才俊一路走走停停,指点江山如画。大家看似表面如止水,内心却早生波澜,都在思量着,这一场湘粤荟萃、楚越联袂、阔别经年的盛会,将会是如何鼓韵铿锵地奏响砺笔强音。
毕竟,这将是一场盛大的两地作家文化交流会,在温暖如春的鹏城,惊艳上场。作为离乡数年的我来说,有幸邀约诸君围炉煮茶倾听乡音,实为人间快事。在如约的日子里,十位楚湘诸君带着新奇眼光抵达花城,与资深刊物编辑老师畅谈创作历程,剖析自己不足,所获颇丰。是日正午,楚湘诸君齐聚莲花山畔,带着虔诚瞻仰伟人,重温历史,让心灵在现实与理论中激烈碰撞,为的就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有了这种昂扬的姿态做基调,梅沙踏浪便在新邵作协“砺笔深圳”采风活动背景下开始了,烈烈红旗挥舞,赤的红与蓝的海相映,梦想与大海并逐,思绪与蓝鸥齐飞。以楚湘干支为源,畅游江河湖海。所有人抵足而栖,暂时忘却了身在何处魂归何依,所有人君临海天一色,所有人“山水绕城春作涨”,化作“江涛入海夜通潮”。
在领略了海的瑰丽与浩荡后,诸君在克寒君的引领下,于如水夜色里,走入“大鹏守御千户所城”,近距离的俯仰这座具有传奇特色的古镇,被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及城防布局所震撼。600余年来 ,大鹏所城一直是我国南部海防军事要塞,在防盗抗倭、抵御外部侵略方面发挥过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民族英雄。登临斯楼,昔日如烟战火似乎仍然在述说着曾经的繁华和萧条。麻石路仍在,巍巍城垛扣仍然在东南西北方驻守,那个打马走过的少年如今却如这印满青苔的墙垛一样,满目疮痍,不堪回首,在历经了最直接的生存条件考验下的谦谦君子们,在凳上所城这坐文明历史的古老城墙时,一如诸君身上所承袭的楚湘文化,在经过无数代饱含辛酸苦泪厚重历史的沉淀后,重又焕发勃勃生机。
一如这座年轻的城市,一如曾经頽废又坚强跋涉的自己,来自楚湘,终又回归楚湘。只是从未忘记每日砺笔,用心书写自己,亦纵情讴歌楚湘!
来源:新邵文学
作者:李泽彪
编辑:张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