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邵县住建局念好“三字经”确保农村住房“忧居”变“优居”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曾丽娟 钟 鹏 编辑:张雯莉 2019-10-15 08:32:05
—分享—

红网新邵县站10月14日讯(通讯员 曾丽娟  钟 鹏)10月14日,来自邵阳县、新宁两县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经小组人员在新邵县住建局对口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该县严塘镇的农村危房改造户主,两县的取经人员对该县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立足住建工作实际,发挥牵头部门作用,高点谋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序开展取得的成果表示由衷的称赞。

该县首先念好“责”字经,抓好责任体系建设。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危房改造工作,县委书记、县长亲自研究危房改造政策制定具体事项。构建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新邵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住建、纪检、发改、国土、财政、审计等20个主要工作部门行政一把手纳为领导小组成员,分解县级职能部门职责,要求全县各乡镇、各村(居)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具体人员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该县每年安排了不低于80万元的危房改造专项工作经费。为弥补工作力量不足,在省委巡视期间,不允许抽调工作人员的情况下,为县危改办临时聘请了6名专职工作人员。针对乡镇专业技术比较薄弱等问题,组织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指导组,利用扶贫夜校对各单位及乡镇进行指导。特别就农村危房的鉴定分类、质量安全要求、竣工验收标准等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题培训。

其次念好“严”字经,把严危改政策落实。该县优先保障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重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符合条件的坚持应改尽改。在审核程序上,严格按照“户申请、组初评、村评议、镇初核、县审核”五步走,在登记、公示、照相等佐证程序上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坚持改造标准从严。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危房改造建房面积控制政策规定,1人户建筑面积35平米;2人户建筑面积45平米;3人户建筑面积60平米;4人户建筑面积72平米;5人户建筑面积90平米,6人户建筑面积108平米,不拔高不降低。同时严格使用管理危改资金,对4类重点对象中投工投劳能力和自筹资金能力极弱的深度贫困农户实施兜低保障(五保户、低保兜底户、重度残疾人家庭等),补助标准为780元/平方米。对一般帮扶对象每户补助10000~30000元,属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额外补助2000元。对维修加固对象补助标准以实际发生为准,原则上不超过10000元,特殊情况不超过15000元。

再就是念好“活”字经,做实工作创新推进。该县在危改资金筹措上十分灵活。为保障所需资金及时到位,该县住建局想方设法采取“政府救济一点、政策优惠一点、银行贷一点、乡邻乡亲帮一点、投工投劳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同时,教育引导建房户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提高自生能力,解决资金不足难题。在危房鉴定上精准。从今年3月开始,县住建局组织对县内6万余户4类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性开展地毯式入户核查,进一步查漏补缺,目前排查接近完成,对新增的311户存量危房及时录入《全国住房信息系统》,纳入2019年危房改造范围。结合“空心房”整治和危旧房清理,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对拆除难度不大的“空心房”和危旧房,立即开展拆除工作,合理进行补助;对长年闲置一时难以拆除的危旧房,采取统一标识警示标志,进行处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了危房改造工作。同时委托湖南金鼎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委托设计了6种户型《新邵县农村贫困农户危房改造施工图集》。设计面积严格按省规定的标准控制,改造后农房需达到主要部件合格、结构安全和基本功能齐全,配备卫生厕所,实现人畜分离,体现了新邵地域特征和传统特色。

自2013年以来该县累计完成31549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目前该县存量危房基本“清零”,切实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真正实现了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同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新邵危改模式”,在邵阳市乃至全省推广学习。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曾丽娟 钟 鹏

编辑:张雯莉

本文链接:https://xinshao.rednet.cn/content/2019/10/14/612167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