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写在离别时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孙移新 编辑:谢迎春 2020-03-16 16:34:36
—分享—

红网时刻3月12日讯  3月4日,医院通知撤除感染隔离三区、四区。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连续奋战30多个日日夜夜,总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撤除隔离病区,说明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也同时,意味着我们临时成立的队伍即将解散。聚散两相依,聚是力量的凝集,散是希望的播种。

感染隔离三区、四区部分医务人员

即将离别,有点难舍,但不怅然。即将离别,这些天在隔离病区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4.jpg

2020年春节,寒风凛冽,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神州大地。1月29日,接到医院通知,紧急腾空第二住院楼,成立感染隔离病区,抽调我至隔离三区工作,还需要抽调一批护理人员前去支援。通知一发到科室群里,护士妹妹们踊跃报名,“我去吧”、“我报名”、“护士长,带上我”、“护士长我跟你走”……一时间,科室群里被大家的报名信息刷屏。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作为医务人员,难得过年期间有两天休息时间陪陪家人,可大家却纷纷放弃回家计划,争先报名参战。这让我有点意外,却也十分感动。要知道,这场战斗没有硝烟却有生死,去一线,就意味着“上战场”,也意味着将有一段时间都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照顾家里的孩子,接下来的日子是忙碌的,也是辛苦的……

1月31日中午,我匆匆吃了两口饭,简单整理了几件换洗的衣物,不敢惊醒睡梦中的孩子,交代爸妈一些注意事项后,老公送我出门。行李明明只有几件,此刻我却感觉十分沉重。老公一路嘱咐我注意防护、不要减肥等等,我知道他很担心很矛盾,因为同为医务人员的他,也清楚地明白,此时此刻,我们没有理由退缩。穿上白大褂,我们就是白衣战士。

到达医院办公室,控感科的老师们再一次为我们进行了强化培训,领导耐心细致地嘱咐后,我们进入隔离病区,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划分区域,规划好各条通道,准备各种诊疗用物和防护用品,熟悉病房环境,给大家讲解各个区的原则和全套流程等,一切还没准备就绪,我们就迎来了住院患者。

隔离病区的工作、生活正式开始了,我也正式走上了隔离三区“管家婆”的岗位。每天安排隔离病区日常护理工作,负责上传下达,还要负责这里的30多名医护人员的生活、休息、饮食、体温监测及每天身体状况登记工作,一天下来,几乎也没停歇过。

陈聪花本人

每天,姑娘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病房里穿梭,像极了钢铁战士。她们笑称,自己就是女钢铁侠化身,前来拯救地球的。上班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下班之后直奔厕所,然后就是到休息区猛喝水,大家说,终于明白:人有三急,为什么内急排在第一位?记不清一天要进行多少次手卫生操作,取下橡胶手套,一双双纤细的手变得又红又肿,过敏、脱皮、皲裂几乎人人都有,看了让人心疼不已。脱下厚厚的防护装备,清秀的脸上满是“伤痕累累”,这一道道勒痕几小时都难以消退。此刻,对素来注重形象的她们来说,容貌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她们一个个顶着黑眼圈笑道:“防护到位既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也是对病人最大的负责,希望我们的坚守能为患者带来希望的曙光!”

隔离三区的女战士们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隔离病区不允许留陪护,更没有看管护工,陪在患者身边的只有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救治的同时,她们还要完成患者的生活起居、卫生清洁、垃圾处理等等。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偏瘫的老爷爷,入院时病情危重,伴有大小便失禁,体重160多斤,这给我们日常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科室李琦是个娇小玲珑的小姑娘,每天穿着与她体重不成正比的防护服,戴着双层橡胶手套和完全起雾的护目镜,每一个日常看似简单的护理操作都变得格外艰难,常常一套护理操作下来,汗水已浸湿了全身。她笑着说:“每次给大爷翻身,我都要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我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专家教授一再建议大家不要减肥,不吃饱没有体力呀!”她是自愿请求加入一线队伍的,她说,自己家里没啥负担,孩子有爸妈照看。一开始听说病毒会人传人,她也害怕,也担心,但是关键时刻,骨子里南丁格尔精神驱使她必须挺身而出。“我们不是圣人,面对病毒,也会害怕恐慌,但我们绝不退缩。”李琦说。

医院的病友,上有行动不便的耄耋老人,下有年幼孩童。其中有位特殊的小患者,很可爱却也很淘气。初次离开家人,没有妈妈的陪伴,孩子极不适应,又哭又闹。当天晚上,姐妹们使劲了浑身解数,又是唱歌又是讲故事,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安抚下来。大家清楚得明白,必须为孩子提供“妈妈”般的照料。于是,一群没有成家的护理妹妹们主动承担了“临时妈妈”的责任,喂饭、洗澡、洗头,哄孩子睡觉,样样都不含糊。很快,孩子和她们就打成了一片,任凭她们“指挥”。

陈大叔是因为密切接触了被确诊感染的妻子,需要医学观察住进隔开病区的。刚开始还好,配合我们完成了各项检查,但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医学观察需要14天,长时间一个人呆在病房里,不能与外界接触,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每次查房时,我都会多和他聊一聊。第四天下午,他开始不怎么回应我了。我立即交班下去,值班人员一定要多和病人沟通交流,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可没想到,陈大叔“消停”了不到三天,又开始“闹腾”。我们苦口婆心地劝解,他就是不肯配合,还说再不让他回去,他就要绝食。我一方面请教了医院心理疏导志愿服务小组的成员,给他讲解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医学观察的必要性等,一方面联系了他的儿子和村干部,希望他们能协助我们做好陈大叔的思想工作。后来,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陈大叔终于理解配合了。出院回家的那一天,陈大叔特别高兴,并郑重地和我们说了声“谢谢”。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这样的场景见了很多,唯独感觉这一句“谢谢”格外让人欣慰。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消毒工作!每天三次病区全方位的消毒,空气消毒,床旁消毒,终末消毒,物品消毒等等。护理姐妹严格按要求执行,一点也不马虎!

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那都不叫事,可对于有孩子的姐妹们来说,最心酸的莫过于孩子隔着手机屏幕一遍又一遍地问着“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真的好想你,想要你陪我做游戏,想要你陪我睡觉……”每每这时,大家都忍不住泪流不止。可是,前一秒还心酸流泪,下一秒就赶紧擦干眼泪,收拾好心情,笑着面对病人。她们说,这个时候,我的患者更需要我们,人民群众更需要我们,这是千千万万护士的职责与使命!

??5.jpg

院领导、工会洞悉了这一切,悄悄地为我们准备了心愿墙,为实现大家的心愿,工会志愿者忙前忙后。大家的心愿五花八门,有想给家人过生日的、有想感激父母为自己照料孩子的、有想让自己变美的、也有想入党的……60多个大大小小的心愿逐一得以实现。这份浪漫且温暖的关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医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和帮助,感谢病人的肯定和配合,感谢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我们累并快乐着!2020年,冬去春来,希望正在前方,致敬所有温暖有爱的人!

(新邵县人民医院隔离三区护士长陈聪花口述,孙移新整理)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孙移新

编辑:谢迎春

本文链接:https://xinshao.rednet.cn/content/2020/03/12/68566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