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8月18日讯(通讯员 胡 梅 杨大庆 罗志魁)“赚钱的事天天有,但是救人的事如果错过就会留下遗憾,希望对方快点好起来。”8月13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已过去一周,42岁的张最强身体无不适感,只希望自己的捐献能让患者早日远离疾病。
张最强老家在新邵,目前在邵阳某工地上做事。2018年,在一次献血过程中,张最强得知捐献10毫升血样,就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为血液病患者带去希望,便填写了一份志愿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今年6月,张最强接到通知,一名26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他初配成功。
“当时很惊讶,也觉得很有缘份。”早在填写志愿表时,张最强便了解到陌生人之间的匹配率是很低的,“既然当初答应了,那就要去完成。”
张最强决定捐献之后,家人表示担心。对于家人的疑虑,张最强也能理解:“家中老小都需要我,担心对我的身体有损害。”
为了解除家人的担心,张最强把邵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他的科普知识和一个个成功捐献的例子讲解给家人听。“我妈妈也是一名献血志愿者,70岁了,如今身体硬朗。知道不是抽骨髓,而像献血一样,对身体无害,她表示支持。”张最强说。
从得知初配成功开始,张最强便积极配合,工作之余主动抽出时间配合高分辨配型以及体检,保证身体健康,争取将最完美的干细胞捐献给那个素未谋面的小伙子。
8月1日,在志愿者的陪同、妈妈的陪伴下,张最强去往长沙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准备。8月6日,张最强成为湖南籍第69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中华骨髓库的第9998例捐献者。据悉,当天,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量破万。
为了感谢张最强的爱心传递,受捐者特意写了感谢信。原来,受捐者是家中独子,母亲早年去世,父亲与自己的匹配情况很差,疾病的突然来袭不仅让今年结婚的计划泡汤,也差点击垮了这个家庭。“幸运让我遇上了您,感谢您在我最绝望的时候给我希望,我会带着您的爱心,努力好好活下去。”受捐者情真意切。
“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承诺而已。”张最强说:“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捐献造血干细胞真的不用有过多的担心。”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胡 梅 杨大庆 罗志魁
编辑:张雯莉
本文为新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inshao.rednet.cn/content/2020/08/18/818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