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个“府”的绳墨春秋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杨能广 编辑:刘艳 2021-09-16 17:24:20
—分享—

锛凿斧锯,刻下千年岁月的印记;绳墨榫卯,展现传统技艺的精湛。

新邵潭府,是一方人文厚重的土地,据传明初有李姓从江西素迁县临潭迁此,遂取村落名为“潭府”。还有一种说法:南宋后期宋理宗赵昀被封为邵州防御使后,四处寻找风水宝地建设府邸。一日,赵昀游历到潭府这地方,看到这里位于龙山脚下,风景秀丽,龙山河悠悠流淌,清澈见底,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于是就想将府邸建在这里。不料,和他同游的人中有几名邵阳人,不希望赵昀将府邸建在潭府,就提议说不如从潭府和邵阳各取一斗土,称一下,哪里土重就将府邸建在哪里,赵昀只好同意。没想到邵阳人设套路,暗中在土里掺了一升沙子,结果称土时邵阳的土就重了半斤,于是府邸就建在邵阳。后来,赵昀当了皇帝,不忘邵阳这个发迹之地,将其升为宝庆府。因这里是皇帝相中的地方,当地人就改为“潭府”。传说归传说,也应该承认,潭府尽管土地宽广,物产丰富,但境内并无大江大河,在十分重视舟楫之便的古代是没有多少发展潜力的,不过,该地“府”的名称还是保留至今。

新邵大地,山水相依,人文厚重,人民勤劳,能工巧匠辈出,匠作文化源远流长。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劳作传统,工匠种类都带着鲜明的地域色彩。特别是新田铺、小塘盛产石头,石匠技艺非凡,上世纪五十年代曾被征召参与人民大会堂建设,至今还被当地人引以为自豪。

潭府大山连绵,属于龙山山脉的一部分。传说龙山有七条龙脉,其中五条在旧湘乡县(今双峰县属此),两条在新邵。其中,潭府到陈家坊一带多出青石,即青龙;壕塘至江村一带,山脉呈丹霞地貌,称红龙。龙山从北面屏护着潭府,高峻的山岭挡住了从北方刮来的强大冷空气,根据气象观测,冬季时龙山南部地区的潭府乡温度比北部地区的涟源市温度平均高2度以上。相对温暖的气候,很适合植物生长,所以这里森林茂密,既有松杉柏椿柳等普通树木,也有楸树、榉木、黄杨、香樟等名贵树木,从而使木工行业的兴盛有了充裕的自然条件。

靠山吃山,在潭府人的日常生活中,木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昔日,这里人们造屋用的主材全是木材,连房顶上的“瓦”,用的也是杉树皮。不但人住的屋,连牛棚、羊圈、猪舍,都用木材建造。还有日常器具方面,睡的床,坐的凳子,储物储粮用的衣柜、木箱、碗柜、谷仓、米桶,大大小小……农具方面,犁、耙、水车、风车……林林总总,都离不开木工的巧手。就连人故去后少不了的“千年屋”,也需要木工的精心“建造”,这,也使潭府木工行业的兴盛有了厚重的人文基础。

据初步统计,潭府乡境内目前尚有各类木匠600多名,这些木匠大部分是下潭村老木匠金龙泰的徒子徒孙。这金老师傅生于光绪初年,年轻时到外地拜师学艺多年,学会了建房,还掌握了制做家具、农具、棺材和雕刻等各种技术,可以说木工手艺样样精通,是个“全卦子”,曾在官府修复邵阳水府庙时担任技术指导。

《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木工虽是寻常技艺,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此职业。自古以来,五行八作中,木匠都是很上等的一种职业。在潭府,木器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格外紧密,所以,木工有着十分特殊的社会地位。

昔日的潭府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生存不易,学艺以糊口,使这一职业有了兴盛的现实土壤和内在动因。的确,木工吃的是百家饭,品的是千家味,拿着干的(工钱),吃着湿的(饭),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幸福指数”高得很。更重要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嫁个好工匠,吃穿不用忙”,年轻后生若有着一手技艺,那就意味着找对象有了满满的底气,媒人上门绝对殷勤,而姑娘及家人听说介绍的是个有手艺的木匠,绝对满脸堆笑,春暖花开。

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在潭府,学木工活历来是男孩子除了读书求取功名以外的首选。俗话说:“手有一技艺,顶种两亩地”“黄金也有用尽日,手艺随身到白头”,为了学到技术,他们少小离家,朝夕跟在师父身边,吃苦受委屈,只为早出师。只为早出师。学会木工技艺,一般要连学三年,达到师父认可的水平方可独立门户。什么算“毕业水平”?比如说做家具方面,潭府木工有一个“硬核”标准:徒弟能独立做好水车,或108皮木方的碗柜就可出师。就这样,潭府的一代代班门传人,凭着严格的师承、精湛的技艺和直抵心灵的职业荣耀,孕育了底蕴深厚、享誉遐迩的“木工文化”。木工们被主人请到家里,根据主人的需求,也依据不同木器通常的尺寸要求,伸展绳墨,用笔划线,锯刨凿刻,接合卯榫,制成各种各样或精巧或朴实的家具、农具等。心灵手巧的木工,加上技艺高超的漆工,一前一后,接续劳作,打磨出的器具既中规中矩经久耐用,又锃明瓦亮满堂生辉,甚至经百年时光还宛如新造,被主人家一代代传承,有的还成为镇宅之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木工们所用的工具有斧、锯、刨、凿、锤、钻、尺、墨斗等,同时,每样工具还细分为不同的种类,如凿分平凿、圆凿、扁凿、斜凿等;刨分长刨、中刨、短刨等;尺分折尺、曲尺、三角尺等……作为一个出色的木匠,不是靠一身蛮力,依样画葫芦做几样粗笨家具,而是要在精细精湛上见高低,在经久耐用上显真章。

实际上,在潭府,木匠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细分起来,还有大料木匠、小料师傅、圆桶匠、锯匠等。

大料师傅,能独立构思设计寺庙大殿、衙门、祠堂、财主豪宅、风雨桥、亭阁,在没有起重设备的年代,还能现场指挥民工将动辄数吨重的粗梁大柱搬运、安放到位。这类师傅,乃木工翘楚,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潭府乡中潭村,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中期的李氏宗祠,就是大料师傅的经典之作。宗祠共占地十多亩,大部分是雕龙画凤、勾心斗角的木质建筑。大厅上有一把长约3米、直径2米的大木伞,能随风转动,这木伞至今尚存,只是因年深月久不能转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李氏族人曾组织修复,只是因未掌握关窍而未果。此外,宗祠的廊柱上,安放着两只小木猴,起风时眼睛能自由眨动,可惜这巧夺天工的木雕已被盗。

小料师傅,则擅长精雕细琢,制造太师椅、屏风、八仙桌、花架子床、梳妆台、神龛等精致美观、坚固耐用的居家器具。所谓“无雕不成器,非刻不是具”,木雕同石雕、竹雕一样,不但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是一个匠人的“基本功”。至今,潭府一些人家中还留存着许多连自己也说不清是哪一辈祖宗的遗物,有的仍可使用,即是小料师傅的杰作。当然,小料师傅营造的各种器具中,工艺最精湛、最能代表其技艺水平的当数花板床。也许是人的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加上床又是行“周公之礼”以传宗接代的重要场所吧,所以以前但凡条件允许的人家,无不在造床方面费尽心思,他们选料力求名贵,多为杉木、梓木,个别还有金丝楠木;做工务求精细,雕饰务求精美,光从雕花来说,就有蓬花、漏花、刻花之讲究;寓意务求吉祥,雕花内容主要有双凤朝阳、麒麟送子、鲤戏荷田等;从工日来说,少则一月,多则一年有余,真是穷工极巧,靡费无算。昔日,洪福村循理堂大财主刘启明家做一张花板床,一个当地最有名的木匠师傅做了三年六个月,床上四面雕有蓬花,雕有各种鸟类88只,花藤66种,可惜,这张凝聚了能工巧匠大量心血和智慧的“宝床”土改时被毁了。还有,大树村木匠段祺文非常擅长雕刻,他雕出的狮子、老虎、虾蟹等动物,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段祺文几年前已故去,但潭府不少村民家中还有他的雕刻作品。

圆桶匠,顾名思义,他们专攻水桶、脸盆、脚盆、潲盆(以前均为木质)等圆形家具的制作,别看这些物件不太起眼,但制作起来也要有几把刷子的,一要做得美观,起码要是规整的圆形,不然很难看;二要箍得牢实,以绝对保证不漏水,否则就是废物一个。一般来说,圆桶匠能打鱼盆和烧瓦匠用的瓦模子,就算手艺学到了家,因为这是最难做的两种桶货。为什么最难做,盖因鱼盆口小底大,盆边很薄,盆身不高,非常考验桶匠的细致功夫。瓦模子也一样,不但边很薄,而且要收放自如,经久耐用,凭三脚猫功夫是做不好的。

百日斧子千日锛,大锯只要一早晨。锯匠,相对来说是一个很费体力、很枯燥无味然而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木工小类,在没有电锯的年代,乡人造房子的檐条、椽皮、楼板,做大件家具的木板,都离不开锯匠的劳动。锯匠两人一组,根据需要,有时用弧线形的弯锯,有时用直线形的镣锯。他们或隔着木头站成马步,面朝向一致,手运动相反,一推一拉,均匀用力,锯末纷落。锯大块木料时,他们要搭个简易台子,一上一下,一人双手握住硕大的镣锯的一端,相互配合用力,将粗大的圆木锯成一块块厚度均匀的木板。

以前制作木器,多采用卯榫结构,不用一颗钉子,既结实又美观。潭府木匠与众不同的是,他们讲究的是暗榫接合,这暗榫的制作难度要远大于明榫,它要求榫卯的结合必须严丝合缝,不破坏材料的光润感,因而比明榫更加美观,可以尽显家具的高贵和与众不同。而且,暗榫加暗破头楔是门绝活,永远拆不下来的,除非将其破坏。

前面说到,人故去后睡的“千年屋”,需由木工“建造”。那么,潭府的木工中,就有一个特殊的门类,即棺木木匠。棺木,最具神秘色彩还为人忌讳,然而又人人少不了。老百姓讲究忌讳,称其为“千年屋”,也有称寿器、寿木、老屋的。这“千年屋”的制造,看起来简单,其实还是很有讲究的。

潭府的木工中,做棺木技艺最出色的当属今团结村的木工。团结村木工之所以能在这方面独树一帜,首先,缘于他们选料讲究。当地有一个说法,就是“椿王梓将”,棺木主体材料首选椿木和梓木,意思是棺木用椿木,后人可封王,用梓木,则可出将相。关于“椿王梓将”的说法,有这么一个来历,说的是明朝正德皇帝在金銮殿呆腻了,就骑着一匹马偷偷出宫游玩,走到潭府地界时腹内饥饿,看到桑树上结的桑葚甚是诱人,于是摘了充饥,感觉味美无比,饥饿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回京后,正德皇帝没有忘记桑葚树的“救驾”之功,于是敕令大臣前去加封。可正德不知道该树叫什么名,只是比划了一下树干树叶的模样,大臣到来后,错将旁边一棵树叶与桑树有点接近的椿树封为王,顺带将另一旁的梓树封为将,遂有“椿王梓将”之说。因为有此传说,所以椿树和梓树在潭府备受喜爱。

确实,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椿木木料颜色呈老红色,与红木一样,且芳香馥郁,不易朽腐,可说除了金丝楠木外,此木算是上品了。此外,一副上好的棺木,还得搭配梓木、杉木作为辅料,它们都不易腐烂。按照通行的标准,一副棺材由共17.5筒(棺盖、棺底各5筒,两边棺身各3筒,两棺头共1.5筒,)、长2.1米的圆柱木制成。因椿木、梓木比重较重,全用这两种木制成棺材,怕人抬不动,所以师傅们就留下口传,一副棺材只能用3筒椿木或梓木,其余则多用杉木。当地有一种说法,若木工全用椿木或梓木制作棺材,则自身会折寿3年,此说当然不可信,但是不是因为全用椿木或梓木会影响木工的工作效率,因而不愿为之,在此不敢妄加猜测。

其次,团结村木工打造的棺木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体量大,用本地话来说,就是“大方”,不像别的地方的棺木用料节省,看上去显得寒碜。

正因为团结村棺木木工名气大,所以生意好得很,一年四季没有空闲,其“乡脚”(业务范围)不仅遍于本乡本土,还做到了临近的邵东、双峰、涟源、娄底一带,当然其收入也远比其他门类的木工可观。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吧,棺木木工授徒不同于其他木工不限本族子弟,可以五湖四海,他们则是父子相传或仅传给本族子弟。据说,团结村名头响的棺木木工曾有五个家族,他们凭着祖传技艺,为四方八面的各色人等准备着人生最后的归宿。

“急不急,捱不捱,三十六岁办棺材”,死亡虽然让人忌讳,但旧时的人认为棺木办得越早,越能够增加阳寿,所以都有及早置办棺木的传统。而且,那时候棺木对一般人家来说,还是一笔不算很小的“不动产”,万一家境败落揭不开锅了,还可以将其卖掉换点救命粮,正因为如此,在棺木办好后,主人还会戏谑:“最好是你‘吃’我,不要我‘吃’你!”

约请棺木木工上门,有一个有趣的民俗,就是木工会故意拖延时间。比如主家请师傅哪天来动工,他绝不会今天答应明天就来,而是虽然答应,实际上等三五天还不来,五天之后再约,他也许还要故意拖几天,面对这样的“爽约“,主人家往往是不怒反喜。原来,师傅来得越慢,预示着棺木主人离开人世也“走”得越慢,意即能长寿,那么,谁会因这个而生气?不只请木工有这个习俗,请漆工漆棺也同样,要耐着性子等的。旧时,一般每逢闰年闰月,要做棺材、漆棺材的户特别多,因为这寓意为人的寿命长、棺材收得久。主人请木工制作棺木,都是夫妻俩的一起做,男主人用的略大,女主人用的略小。据说,做好后,主人往往会请木工看兆头,看日后夫妻俩谁“走”在先。面对这一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木工只能隐晦的暗示——让可能先“走”一方的棺木安放在外侧,省得用起来的时候多费力气搬。

有着严格师承的潭府木匠,和其他地方一样,也一直奉发明锯子的鲁班为祖师爷。在潭府,任何一个徒弟想要入行,都必须备好礼物,去师父家举行拜师礼。拜师礼上,鲁班像高挂,香烟袅袅,气氛庄严,徒弟要行礼如仪,先拜鲁班,后拜师父,然后师父对新徒谆谆告诫,要勤快、忠诚、老实,还要灵泛,切不可欺师灭祖,切不可忘恩负义,切不可骄傲自大。

有道是“徒弟徒弟,三年奴隶”“三年徒弟四年帮”,学徒一般要三年才能出师。学徒三年,师父管吃饭不给工钱,学徒期满,须再帮师父做一年,师父则给少量工钱。徒弟出师时,师父按例送徒弟一套工具,并将一些关键的技术传给徒弟,俗称“戒卦”。也有人说,师父是很难得将最核心的技术授给徒弟的,原因是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此说是否属实,实在无从考证。

徒弟能否学到真本事,要看他的资质禀赋与对师傅敬重程度,所以工匠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传统,在学艺期间,徒弟要事师如父,为他做好一切服务工作,三节(端午、中秋、春节)两寿(师父和师娘生日)之际,要备礼上门祝贺。其后,不管徒弟多有作为,“三节两寿”的礼品也是少不得的,特别是不能抢师父的业务,若有雇主上门来请,徒弟必先征求师父的意见才会应承下来。工匠重义,凡遇外来陌生同行,须热情招待、相助,叫做“人不相亲墨斗亲”。

据闻,鲁班祖师曾传有上下两册秘籍,但此后历代师传徒时,只能传一册,要不是上册,要不是下册,否则受传者就会无后或家族人丁不旺。这有一个来历:据闻鲁班爷在授徒的时候,曾随口问了徒弟一句“后面有人吗”?意思是我只教你一人,你可不能带他人进来,徒弟赶忙回答“后面没人”,没想到这一句话成了千年魔咒,其后,这徒弟果然无后人,而且以后凡学了上下两册的均逃不脱魔咒。所以,历代师父传徒,都只教其中一册。

千年如驹逝,人事两消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造工艺的改变,电锯、电刨等机械化工具代替了锯子斧头,免漆板代替了实木板,温软舒适的沙发代替了长木凳,松软的席梦思代替了木床,塑料盆不锈钢盆代替了木盆,传统木工技艺已日渐式微。然而,千年的绳墨春秋,锻造了潭府人坚韧、朴实、勤劳、重情尚义的性格和对生活、对未来的乐观自信。能人“凤还巢”,当起“领头雁”,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越来越多的潭府能人、乡贤,充分利用“楠竹之乡”“生态之乡”“水果之乡”的优势,在构建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方面不断展现新的作为,开创新的天地。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杨能广

编辑:刘艳

本文链接:https://xinshao.rednet.cn/content/2021/09/16/101514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