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3日讯 今年5月份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星期一夜校”“星期五大扫除”制度,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将学习力转化为生产力,把推行“星期一夜校”与提高干部群众素质和创建学习型社会有机结合,真正使“星期一夜校”成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论前沿阵地。各级各单位积极响应,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如今,全县浓厚的学习氛围基本形成,互动的干群关系持续升温,干群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星期一夜校”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大力实施“二巩固三创建四大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新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一、创新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在县级层面明确了“星期一夜校”“星期五大扫除”活动管理部门,由县委宣传部管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专门出台了活动方案,明确要求、认真部署。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工作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制定学习计划,从而使活动一开始就迈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坚持以上率下。县委书记带头做表率,到村里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做。县级领导、联村科级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到联点村(社区)指导并参与活动的开展。通过“星期五大扫除”活动,全县组织机关干部、党员、组长、发动广大群众和志愿者一起搞卫生,参与卫生督查,给群众做好表率。三是坚持严格考核。由县委办督查室牵头,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星期一夜校”“星期五大扫除”活动督查,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对活动组织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重视,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视情况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诫勉谈话”等;对活动中图形式、走过场等工作作风不实的干部职工依法依规依纪追究责任。将单位“星期一夜校”“星期五大扫除”活动纳入全县绩效考核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系列创建考核,作为该单位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创新学习形式,推动入脑入心。围绕“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模范、学中心工作”“五学”主题内容,不断创新“星期一夜校”活动形式,让广大干群对原本枯燥的学习越学越有味。一是邀请领导专家讲学。今年围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乡村振兴、党史学习教育等,邀请省市领导、专家来县讲课,有力地提升了学习层次和质量,进而形成了切碰知识、探讨业务、拓宽思路的“学习场”。二是召开“院落会议”学。把“星期一夜校院落会议”作为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诉求、融洽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干部与村民一起面对面拉家常、谈变化、谋发展,广泛宣传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星期一夜校”向基层群众延伸的同时,群众学习党的政策的热情也进一步高涨。三是“身临其境”学。统一组织观看《半条棉被》《长津湖》等红色电影,到中共湘西南特委旧址开展党史教育“微宣讲”活动,组织实时观看省市“两会”、党代会活动,组织“道德模范故事报告会”、公德教育“四项评比”,让广大干群“在学中评,在评中学”,组织村民参加科技科普讲座和技能培训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新学习方法,注重学用结合。一是建好学习阵地。县委、县政府把“星期一夜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县委宣传部每月下发“星期一夜校”学习提示,实行“一月一主题”,统一发放学习资料。在“新新邵”APP开辟“星期一夜校”学习园地,丰富学习内容,就理论学习、廉政建设、依法行政、平安建设、乡村振兴、道德模范等中心工作发布应知应会和视频短片,供各级各单位选用。二是注重统筹谋划。县直各单位根据需要,及时将学习内容纳入“星期一夜校”。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疫苗接种知识应知应会,县乡村振兴局编印《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培训手册》、县委宣传部编印《公德之风》《道德之光》教育读本,拍摄我县的道德模范短视频,县委政法委发布禁毒、防电诈H5产品,增强了可学性和生动性,让干部群众常听常新。三是组织评比表彰。在全县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技能比武大比拼等活动,开展“星期一夜校”理论调查研究征文活动,开展“优秀学习笔记”、优秀调研报告、学习先进个人的评选评比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出实效。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周明星
编辑:刘艳
本文为新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inshao.rednet.cn/content/2021/12/07/10535190.html